首页 > 行业时讯 > 正文

省住建厅 省水利厅要求加大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
2024-03-14       单位:    点击:

2023年以来,全省遭遇自1961年以来有气象记录最严重气象干旱,依据《云南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》,省防汛抗旱指挥部针对部分州(市)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,施行“地下找水、天上要水、山泉引水、应急调水、全民节水”抗旱保供水“五大行动”。

省住建厅、省水利厅2024年3月11日联合印发《关于加大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面节约战略,实施节水行动,加大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整治,降低公共供水管网漏损,提高水资源利用,建立高水平的城市供水管理体系,切实保障城市供水安全。

 一、强化责任落实 

各州(市)住房城乡建设局、水利(水务)局要督导供水企业落实供水管网漏损控制主体责任,进一步理顺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协调机制,摸清漏损状况及突出问题,制定漏损控制中长期目标,确定年度建设任务和时序安排,提出项目清单,明确实施主体,完善运行维护方案,细化保障措施。供水企业要落实落细主体责任,狠抓建设任务落地,加强绩效管理,改革经营模式,实施水厂生产和管网营销两个环节的水量分开核算。

 二、加快设施改造 

各州(市)住房城乡建设局、水利(水务)局要结合燃气等老化管网更新改造、城市更新、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等,系统谋划老化供水管网及设施改造项目,对超过使用年限、材质落后或受损失修的供水管网及设施进行更新改造,确保建设质量。管材选择应按照接口安全可靠性高、破损概率小、内壁阻力系数低和全寿命周期成本低的原则进行,选择采用先进适用、质量可靠的供水管网管材。

 三、实施压力调控 

各州(市)住房城乡建设局、水利(水务)局要积极推进供水管网压力调控工程建设,统筹布局供水管网区域集中调蓄加压设施,切实提高调控水平。供水管网压力分布差异大的,供水企业应安装在线管网压力监测设备,优化布置压力监测点,准确识别管网压力高压区与低压区,优化调控水厂加压压力。供水管网高压区,应在供水管网关键节点配置压力调节装备;供水管网低压区,应通过形成供水管网、进行二次增压等方式保障供水压力,逐步实现管网压力时空均衡。

 四、推进智能化建设 

各州(市)住房城乡建设局、水利(水务)局要推动供水企业在完成供水管网信息化基础上,实施智能化改造,供水管网及设施建设、改造过程中可同步敷设有关传感器,建立基于物联网的供水智能化管理平台。对供水设施运行状态和水量、水压、水质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,精准识别管网漏损点位,进行管网压力区域智能调节,逐步提高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的信息化、智慧化管理水平。

 五、开展分区计量 

各州(市)住房城乡建设局、水利(水务)局要依据《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指南》,按需选择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实施路线,通过实施“一户一表”改造、压力调控和智能化建设,完善市政、绿化、消防、环卫用水计量体系,逐步优化分区计量,实现供水管网及设施网格化、精细化管理。

 六、推广合同节水模式 

鼓励采用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开展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程,供水企业与节水服务机构以签订节水服务合同等形式,明确节水量或降低漏损率等指标,约定工程实施内容和商业回报模式。鼓励节水服务机构与供水企业在节水效果保证型、用水费用托管型、节水效益分享型等模式基础上,创新发展合同节水管理新模式。推动第三方服务市场发展,完善对从事漏损控制企业的税收、信贷等优惠政策,支持采用合同节水商业模式控制管网漏损。

 七、注重宣传引导 

各州(市)住房城乡建设局、水利(水务)局要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和网络,做好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,倡导共建共享共治理念,让广大居民及时了解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作开展情况,积极营造全社会支持城市供水漏损管控的浓厚氛围,推动区域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。玉溪市红塔区、楚雄州楚雄市及时总结推广漏损治理试点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,讲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故事。

 八、建立长效机制 

各州(市)住房城乡建设局、水利(水务)局要逐步建立从规划、投资、建设到运行、管理、养护的全过程、一体化管理及考核机制,明确职责分工和监督考核,完善地方性法规、制度,提高运行维护管理水平。

  • 上一篇:会泽禹科水务公司排查处理隐患确保安全稳定供水
  • 下一篇:曲靖市水务投资公司召开2023年度中层管理人员述职述廉暨考核测评会
  • 打开微信扫一扫 分享至朋友圈
    分享到:

    Copyright @2008 Yunnan Water Supply Association

    版权所有 云南省城镇供水协会

    滇ICP备16005978号
    滇ICP备16005978号-2
    滇公网安备 53010302000255号
    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北京路626号 联系电话:0871-63139934